央廣網北京11月22日消息(記者馮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充電數據應用分析報告》顯示,盡管受到汽車行業整體回落和疫情的雙重影響,2020年全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仍有望突破110萬輛,行業信心企穩。同時,中國充電基礎設施規模將持續快速增長。
新能源車來勢洶洶,汽車行業洗牌加速。近日,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重整申請,標志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從金杯車型面世并連續6年蟬聯國產汽車銷冠的“高光時刻”到合資寶馬后淪為“代工廠”,華晨汽車告別舞臺的背后,實際上是我國汽車市場正在進行的從高增長轉向存量的新時期。未來,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將如何發展?
2002年成立一年后,華晨汽車曾因為金杯面包車一炮走紅,金杯也曾連續6年蟬聯國產汽車銷量冠軍。但在吃了合資寶馬的“第一口螃蟹”之后,華晨汽車逐漸因為沒能保住自主份額而走向衰落,淪落到依靠華晨寶馬“反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表示:“究其原因,一個老產品一直做下去,不推新的產品,不在技術上、研發上多做工作,早晚要落后。”
走向衰落的老牌車企不只華晨一家。近兩年來,整體汽車市場告別高速增長,走向存量時代,電動化和智能化不斷加碼。杜芳慈認為:“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這‘三化’使世界汽車工業都在進行一個新的革命,我們在這方面也在積極努力。但從另外一個方面而言,從現在各國的情況來看,即使到2035年,傳統汽車的生產仍然是主導。因此,在傳統汽車方面,自主品牌在掌握核心技術、在開發產品方面,絕不能夠有所懈怠。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如果其不能生產大量的車,有比較多的銷售額和很多利潤,它就沒有錢投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就不可能發展得很快。所以我們仍然要重視傳統汽車的發展。”
短短不足五年的時間里,我國汽車市場上先后有吉利領克、奇瑞星途、東風嵐圖等自主車企的高端新品牌相繼面世并實現量產。前不久,上汽集團宣布著手推進代號為“L”的全新電動智能汽車品牌項目,東風集團也高調宣布將攜手ICT領域巨頭華為和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聯手打造高端子品牌。
在自主品牌持續進軍高端市場的努力之下,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印象也開始從過去的廉價感向高端、時尚、智能轉變。隨著市場末位淘汰賽不斷升級,自主車企正在加速走出一條全面向上之路。
杜芳慈表示:“我的期待是,自主品牌一定要把掌握核心技術這件事一代一代做下去,不管是做比較經濟型的車,還是做高檔的車,沒有核心技術,無論是傳統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都不可能發展得很好,甚至不可能活下去。”
荊州市天宇汽車配件有限公司于2003年7月成立,坐落于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湖北省荊州市岑河鎮建設路105號,離新建的荊州飛機 場和高鐵火車站僅10分鐘車程。廠區占地面積10余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余萬平方米,總投資8000萬元人民幣。公司現有員工378人,其中工 程技術人員
在線預約享受建站8折